背包客長途旅遊的防盜與風險管理觀念 別讓意外壞了旅遊心情和中斷行程 | 談談如何防範偷竊和降低風險

旅遊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好心情,特別是對於預算不高花費斤斤計較背包客搶劫竊盜詐欺往往就是破壞旅遊好心情的突發事件,甚至還可能造成旅途中斷、讓自身陷入危險的狀況,為了可以開開心心出門、平平安安回家,有基本的防盜風險管理就是頗為重要的觀念,就讓有環遊世界 418 天經驗的缺德來分享我們是怎麼面對和預防的吧!

服裝與心態調整

拋下一般旅遊的習慣,讓自己更融入當地

背包客的角度而言,安全和能夠繼續旅程是第一要務,因此過去「打扮美美、帥氣」和外顯一副觀光客模樣的方式就要稍微收斂,在還不熟悉當地治安的狀況下,先以低調錢不露白 (包含服裝、攝影設備等)、融入當地人為主,若已確認安全性,或是到達景點後,再來考慮是否要換上好看的服裝來拍照。

以缺德為例,我們在旅途中都穿簡單樸素的衣服為主,甚至會希望自己看起來是個窮酸的旅遊者,身上不帶任何飾品手錶,手機用掛繩掛在脖子上,放在衣服內不外顯,在確認安全以前不把相機拿出來拍照,為的就是不讓自己成為有心人的下手目標。

設備防盜機制與風險分散

善用小工具,讓行程更加安心

出門免不了攜帶行李,而不使用行李箱而用登山包搭配日常背包的原因,除了可以更方便移動外,也能讓自己看起來更像個預算不高的背包客。即使使用樸素外觀的背包打包能有低調潛行的加成外,防盜的措施還是不能少,可以利用常見的海關密碼鎖鎖住背包拉鍊,雖然不能完全阻擋有心人的破解或破壞背包來竊取,但至少提升了一定難度,在移動時也能將背包前背,讓物品時時都在視線範圍內,這樣就能對外表現出「我有意防盜,會增加難度」的訊息,相較其他沒有任何防護的旅客,你就不會成為第一個下手的目標。有關如何打包行李,可參考本站其他篇文章:打包行李男生篇打包行李女生篇打包行李攝錄影設備篇

有價票券信用卡收納上,除了放置在貼身腰包內,建議也可以用防水夾鏈袋分散放置多處,避免再一次意外中失去所有現金信用卡,建議在緊急備用袋中可以分配下列物品:

  • 大約 3 日花費的緊急備用美金
  • 備用提款卡、信用卡
  • 護照影本、疫苗證明影本

若會經常搭乘長途巴士,推薦可以在大行李內放置如 Airtag 等追蹤物品位置的產品,可實時確認放置於巴士下層行李的位置,不用常常提心吊膽,貴重物品仍建議放在隨身背包攜帶著。

現代旅行免不了使用手機來查詢資訊、訂購住宿或行程,若有餘裕或多餘的機台,可以攜帶兩支手機,將較便宜或破舊的備用手機作為在外確認地圖、拍照之用,另一台有重要資訊或網銀 App 的收在較安全的包包內,並作為主要安裝 SIM 卡手機,開啟熱點供備用手機連網。可避免手機被偷後馬上斷網、無法查詢任何資訊的狀況。

有關在國外提款如何分散風險的方式,請參考另一篇文章:在國外 ATM 提領當地貨幣的安全終極攻略

獲取國家與城市的安全資訊

多管道預知可能風險所在,避開潛在危機

由於我們不是當地人,在抵達之前確實比較難去理解和感受當地的治安安全性或是否有任何不適合旅遊的因素正在發生,提供幾個查詢、獲得當地資訊的方式:

台灣和美國外交機關的旅遊分級制度,用顏色來標示危險等級,可查詢特定國家或城市在旅遊上是否有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官方對於旅遊風險非常保守,經常建議旅人多考量或避免旅遊,資訊可能更新的也較為緩慢,作為參考即可,但不失為獲得旅遊目的國國際情勢、國內大型活動狀況的管道。

  • Wiki Voyage / Wiki Travel 社群回報

相較上面提到的官方管道,由全世界旅人所一起共同維護的旅遊維基頁面的資訊就更加詳細和全面,除了關於安全性的建議外,同時也能得到許多額外的交通飲食景點文化等資訊,很適合在出發前對該地做個基本的認識。

  • Facebook 背包客社群回報

在 Facebook 上用英文搜尋「國家 + backpacker」,即能找到由正在該國旅遊的人所組成的社團 (英文社團的資訊會比中文的更加豐富和即時),時常能在上面看到有人回報最新的當地動態,若有問題也能提問,是以旅人角度而言最即時獲得資訊的管道。

  • 旅人部落格經驗

使用 Google 以中英文搜尋,偶也能找到過去到訪此地的旅人經驗分享,雖然可能年代較久遠,但仍不失為一個參考,以旅人的角度窺知目的地的狀況。另一方面,提及該地的搜尋結果數量也暗示了當地的觀光熱門或發展程度,可以推估商業化方便性的程度。

  • Walking Tour 當地導遊建議

參加當地的徒步導覽一直是缺德推薦所有背包客到新地點第一個要做的事,除了從當地人的角度來認識景點歷史文化飲食外,也能向導遊詢問有關安全的議題。旅人在當地也只是過客,不容易全面地知道當地的背景,在較為複雜的城市取得當地人的建議就顯得十分重要,但這個就需要一點英文溝通能力,且較無法在抵達前得知。

  • Hostel / Airbnb 房東建議

如果已經預訂或入住特定 Hostel / Airbnb,也可直接詢問房東關於此地的安全資訊和相關建議,雖然可能已經難以調整入住地點的事實,但至少還是可以從當地人的角度得知附近的狀況和所需要注意的事項,避開潛在的危險

住宿與交通方式選擇

省錢有數,安全要顧

就一般背包客邏輯來說,我們都是選最便宜的住宿來節省開銷,不過有些大城市內區域差異甚大,在完全沒有資訊的狀況下就像抽獎一樣,不知道自己住的到底是治安好的區域,還是居民組成較為複雜的地方,特別是中南美洲國家首都,通常規模龐大且特定區域相對危險,這時就能搭配上述的 Wiki Voyage / Wiki Travel、Facebook 社團以及 Walking Tour 導遊來獲得這些資訊,不用靠運氣,不僅能住得更加安心,也能避免不小心誤入危險區域

交通方面,若已確認大眾交通的安全性,搭乘當地的地鐵公車不失為一個省錢的好方式;若選擇搭乘計程車,則建議利用 Uber/Careem/Grab 等叫車服務,除了比較能預先知道價格、避免被坑外,留下搭乘紀錄也能減少司機心懷不軌、找錢詐欺調包信用卡的可能性。

預先瞭解騙術與因應方式

有備無患,遇到了比較不會慌張

在某些有心人的眼裡,旅人就像待宰的羔羊,許多騙術都是針對旅人而來,若能預先知道這些花招,也許能減少被騙上當的機率,以下提供幾個常見的手段,其他的則可透過前述管道來查詢:

  • 髒水黨

這些人最少以兩人一組,一個人趁不注意時向大背包潑灑髒水,並由另一人假裝好意提醒包包沾染上異物,讓你到附近的廁所清洗,並趁清洗、整理背包時,竊走當中的物品。

建議攜帶行李移動時,可以用防水套包住,可以避免外人直接看出包包的空間設計、針對性偷竊,也可以在被潑髒水時快速清潔,而不必重新整理行李。如真的要清理,也避免在不能確認安全的地方進行,同時也要整個行李不離開視線

  • 繫手鍊黨

在部分熱門景點附近,可見販賣手作紀念品的商人,假裝熱情的跟你打招呼後就逕自把手鍊繫在你的手腕上,並告知這是客製化的物品不接受退費,並開天價要你買下。

建議在遠處看到這些商人就閃的遠遠的,若有人主動熱情地靠近也要提高緊覺,不隨便伸出收接受任何號稱「免費」的好意。若真的被纏上,就說要報警,讓警察來處理。

  • 娃娃拍照黨

同樣在世界知名的景點,會有打扮成古人裝扮、整身娃娃裝或帶有可愛寵物的人,熱情的邀請你一起合照,甚至還有第二人主動幫你拍照,拍完才索取高價費用

同樣看到這樣的人就閃得遠遠的,也不要隨意將手機或相機拿給這些人。若真的拍照了且不願意付費,就說要刪掉照片,或要報警處理。

  • 拍照小費黨

類似前面一種騙術,主動告知要幫忙拍照,拍完後要求要給予小費,甚至高昂的費用,否則不歸還手機或相機,甚至有些拿了就跑走。

在無法判斷這些人是否真心幫忙前,建議不要將設備提供出去。通常參加 Walking Tour 的導遊和同團旅客比較沒有問題,可以放心請他們幫忙拍照。

  • 憐憫給錢黨

在美國遊客熱門地比較容易遇到 (例如墨西哥坎昆),他們通常操著非常流利的英文口音,完全可以相信來自美國,用錢包被偷、妻小還在等、醫藥品不夠、手機沒電等各種理由取得你的憐憫之心,希望你提供他交通費用,以利他搭車到最近的大城市聯繫當地大使館或其他機關,當取得金錢後就消失無蹤。

請記得,不管是面對當地人還是其他旅客,你第一要考量的還是你自己的安危旅程狀況,你不是來協助解決這些問題的,若相信他所說是真的,也盡量先提供非金錢的協助方式,例如幫忙打電話給美國大使館,用擴音的方式拿著手機讓他溝通。

當地旅遊行程購買與交易

離開舒適圈,學會據理力爭、判斷可信度

由於我們多是第一次到達當地,對於當地的消費水準旅行團的費用沒有概念,不肖業者可能就利用這些資訊落差來坑錢,開出相對不合理的費用來賺錢。建議在網路上於相關社團先搜尋近期類似行程的費用,或是查詢該店家在 Google Map 或 TripAdvisor 的評價作為參考,對於價格範圍先有個概念,就能判斷店家提供的價格是否合理。

任何交易,包含購買行程、乘坐非跳錶計程車飲食等,都要先詢問清楚價格,若因為語言差異不能確定時,可以使用手機的計算機來標示確切的數字,確認雙方認知一致再進行,避免被獅子大開口。若遇到不合理的價格抬升,不要害怕,就拋棄在台灣的謙虛、禮貌吧!在國外就是要捍衛自己的權利,據理力爭才能獲得應得的!

關於現金交易外幣兌換,一定要當場點收清楚,最後一次一定要是自己所清點的,避免有心人士從中動手腳,或以假鈔混淆,一但離開了交易場所就很難再討回失去的差額。

其他需要注意的交易過程如下:

  • 信用卡調包

比較容易出現在計程車交易,或其他無法再次聯繫到賣家的交易方式,趁你不留意時,將你所提供的信用卡調包,還給你另一張卡片,若你沒有確認就收進錢包,就上當了,後續可就會出現信用卡盜刷的狀況。

  • 謊稱刷卡不過要求現金

有些店家會謊稱信用卡刷不過,要求你提供另一張信用卡再次消費,若有設定刷卡通知,即可用這些消費通知來說明已經有刷卡紀錄,避免店家再多收一筆。

緊急求助管道

有備無患,希望用不到,需要時就不會無助

如果不幸真的發生重大事件,身上的證件金錢信用卡幾乎遺失,我們最終能做的大概只剩求助一途,除了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向當地機關、好心人尋求協助,唯一的管道就是台灣的外交單位。令人難過的是,受迫於外交現況,並非在所有國家都有中華民國的派駐單位,有些需要跨境到隔壁國家才能接洽,若有需求的可以先在外交部查詢相關辦公室的聯繫方式,預先在進入該國前確認如何聯繫,以備不時之需。

外交部領事館因應手機方便性,也有提供一站式的 Line 官方帳號供查詢 (@boca.tw),同時也可以透過該帳號進行出國登錄,隨時掌握官方資訊,也算是頗為方便的聯繫、查詢管道,若真的有需求也可以請求「緊急救難」。

信用卡被偷遺失而需要停卡止付,或是有金融相關的狀況需要排除,通常都需要撥打國內電話來聯繫銀行客服,建議可以申辦一個 Skype 帳號,先在台灣就先儲值一些錢,當有需要的時候就能透過網路來撥打電話,既快速又可以省去昂貴的國際電話費用。有關進一步的旅行使用信用卡密技,可以參考本站的另一篇文章:旅行的花費方式和注意事項

其實在國外被騙錢掉信用卡都算小事,除了人身安全外,最麻煩的就是護照遺失,除了要循官方管道申請新護照外,建議還可以多印幾份護照資訊頁影本收藏於各包包中,作為不幸遺失護照時的身分證明之用。

結語

準備是拿來安心的,不是拿來嚇自己的

雖然前面提到了這麼多騙術、手段和各種應對方式,目的其實都不是為了要嚇人或造成恐慌,無須過度恐慌,一天到晚查詢是不是有新的詐騙方式,而是讓自己知道已經有準備了,不是毫無防備的暴露在外,假使真的遇到了,也能告訴自己有所準備、避免慌張。這篇也不是準則,而是提供一個參考,可以根據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程度去調整謹慎程度,畢竟越保險的玩法,驚喜感或旅行所帶來的衝擊感也會降低。

當意外真的發生時,記得告訴自己冷靜,靜下心之後再來重新評估現況,再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這時就會看到心急時所看不到的選項!